
3月4日,数字重庆公司管理团队代表贾少凡、阳商志、王依含、熊小飞一行赴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专题调研,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卢玲,副院长朱凌云、朱小飞及部分教师代表出席座谈。双方围绕“一流企业牵引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目标,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多个关键领域达成深度合作意向,标志着双方在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方面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锚定国家战略 构建产教融合新范式
在座谈会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卢玲系统阐述了学科建设布局。作为重庆市重点建设的理工类高校,该院近年来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前沿领域,构建起“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落地”三级创新体系。
在学科专业建设进程中,学院始终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敏锐洞察力,及时优化课程体系,着重强化实践教学。经过不懈努力,已成功形成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特色软件为核心的特色学科群,这些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筑牢根基。
科研成果转化是学院发展的重要环节。学院科研团队积极与行业优秀企业合作,携手浙江缔安科技集团联合成立重庆人工智能数据研究院。通过这一平台,全面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大力促进科研成果的实际效能转化,让科研成果真正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人才培养方面,学院积极拓宽校企合作渠道。联合 360 集团成立智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有效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同时,与华为、传音、延锋、国鸿氢能、用友软件、翼动科技等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借助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在实习就业工作上,学院积极探索创新模式,通过举办科技局领导带岗进校园系列活动、校友携岗帮扶系列活动、HR 专场系列讲座等,创新性地拓宽学生实习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我们正着力破解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错位’难题”。卢玲书记表示,此次与数字重庆公司的合作,将重点探索“企业命题-高校解题-市场验证”的闭环模式,计划在智慧城市、数字政务等实际应用场景中,构建以真实项目驱动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聚焦技术攻坚 铺就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朱凌云副院长介绍,学院将进一步构建 “产业需求-技术研发-场景应用” 的全链条育人体系,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范式。朱小飞副院长补充道,为激发师生的创新活力,学院通过举办学术沙龙、开展赛马比拼、晾晒科研成绩单等活动,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在技术研发与学科建设方面,学院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借助数字重庆公司的技术资源和市场需求,明确科研方向,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推动学科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为打造一流学科奠定坚实基础。
释放企业动能 激活数字经济发展引擎
数字重庆公司代表贾少凡在座谈会上展示了企业的创新实践成果。公司打造的 “渝快政” 协同办公平台,已成功实现全市 100 多家单位政务流程的数字化,极大提升了政务办公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累计接入企业 3000 多家,有力推动了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了工业互联网生态的繁荣发展。
贾少凡表示:“企业技术需求清单与高校科研资源库的精准对接,将激发巨大的创新能量。” 他透露,双方将进一步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共同培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标杆案例,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校企深度协同不仅是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更是落实“新工科”建设要求的创新实践。借助一流企业的技术牵引和场景赋能,将为重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助力重庆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重理工计算机学院携手数字重庆公司:一流企业牵引一流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