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重庆无人机产业协会秘书长带队来学院开展调研,双方围绕无人机行业发展形态、产学研协同创新、低空经济产业学院筹建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初步战略合作共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卢玲主持座谈会,党委副书记冯必波,副院长朱凌云、朱小飞及教师代表但远宏、李迎江、王伟出席会议。
在座谈会上,重庆无人机产业协会秘书长白任远详细阐述了协会的发展脉络与产业布局。作为重庆市无人机产业的开拓者,协会自成立以来,已吸引近百家会员单位加入,这些成员涵盖了从无人机的研发制造、飞控系统设计,到物流配送应用等全产业链环节,集聚了重庆市无人机领域的生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应用服务以及品牌资本等各方力量,形成了一条紧密协同、优势互补的完整产业链生态。
2024 年 11 月,协会重磅打造的重庆市低空经济无人机专家智库正式亮相。这一智库汇聚了行业内顶尖的专业智慧,为重庆市无人机产业的前沿探索、技术突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当前,协会正全力推进 “三中心一平台” 建设蓝图落地实施,其中西南地区首个无人机适航认证中心已顺利投入运营,为无人机的安全飞行、合规上路保驾护航;检测中心、培训中心以及低空经济大数据平台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与建设之中,它们将分别从产品质量把控、专业人才输送、产业数据整合分析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助力无人机产业迈向新高度。
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卢玲谈到,学院作为市内智能计算领域的领军单位,依托人工智能研究院、重庆市智能无人机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在无人机集群控制、空地协同感知等关键领域形成多项专利成果。学院一直致力于地方产业发展,科研成果转化,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先后成立重庆市级特色软件学院,入选重庆市软件人才超级工厂,重点打造具有学科特色的现代产业学院,近年来,相关科研团队还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低空物流智能调度系统” 项目,其核心技术已通过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并入选《2024 全球无人机技术创新白皮书》,相关成果成功应用于西部(重庆)科学城智慧物流示范项目。
基于双方各自的优势与资源,此次洽谈聚焦四大战略方向,全方位深化协同联动:一是共建低空经济联合实验室,重点攻关 5G 物联、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二是联合开展适航认证标准研究,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三是筹备推进 "智慧物流" 示范项目落地,探索城市低空配送商业化路径;四是实施“产业导师 + 学术导师” 双轨制人才培养计划,定向输送复合型技术人才。
会后,协会代表实地考察了智能计算实验室,现场观摩了无人机群智能调度系统、高精度定位算法等科研成果。协会专家对学院在无人机路径规划、多模态感知等领域的技术积累给予高度评价,并就实验室成果转化机制提出建设性意见。
此次交流是学院进军 “低空经济示范区” 的重要实践。通过整合产业资源与高校科研优势,双方将重点突破智能控制算法迭代、城市空域精细化管理等产业瓶颈,计划年内挂牌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学院,首批启动1-2 个重点攻关项目。这一创新举措将为重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提供支撑,助力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智能交通体系,为学校打造重庆理工类高校发展样本和““双一流”建设”贡献计算机学院力量。

会议现场

合影留念